中新网福建永定12月3日电 (廖金材 吴宇梁)12月3日8点,2023“天永杯”福建永定土楼马拉松赛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土楼风情街鸣枪开赛。3500名参赛选手在风景如画的赛道上畅快奔跑,领略世遗土楼的独特魅力风光,享受永定土楼的客家文化氛围与体育时尚活力。
12月3日,福建永定土楼马拉松赛鸣枪开赛。郭亦斌摄
本次比赛,分全程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全长21.0975公里和全长5公里的土楼风情跑三个项目。参赛选手在土楼最美赛道,邂逅土楼王子振成楼、五凤楼、经典福裕楼、宫殿式方楼奎聚楼、土楼王承启楼等。
跟前几届不同,此次比赛被列入了龙岩永定与广州天河区的对口合作项目,并精心准备了土楼田园牧歌、敢集派对等充满诗情画意的世遗土楼田园风光,让选手们尽享土楼冬日美景。
“赛道感觉很不错,有特色美食,土楼,小溪流水,风景相当好。”获得男子半马第一名的颜松斌表示,今年土楼的马拉松为跑者修缮了赛道,跑起来很舒适。“沿路土楼风光美景不时出现,让人赏心悦目,特别是当地人的热情,让人印象深刻。”
图为参赛选手们在风景如画的赛道上畅快奔跑,领略世遗土楼的独特魅力风光。郭亦斌摄
经过激烈的角逐,廖顺虎以2小时22分14秒的成绩夺得马拉松男子组冠军,童素珍以3小时7分15秒的成绩夺得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由颜松斌以1小时11分43秒的成绩获得,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由曹美琴以1小时33分52秒的成绩获得。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马拉松赛,永定区将永定土楼旅游、永定美食、客家文化体验等充分融入赛事,还特别准备了大鼓凉伞、十番音乐、舞龙舞狮、客家山歌、锣鼓吹、木偶戏等永定客家特色民俗表演,夜间推出3D灯光秀、“天涯明月刀”沉浸式演艺剧场,让游客身临其境在现代声光电带来震撼感。(完)
中新社南京12月3日电 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尽一生毕一事 传递历史真相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今年清明节我没能来,感到很抱歉,今天我来看你们了。只要还能动,我会尽我所能……”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走到遇难者名单墙前,对着墙上遇难家人的姓名念叨。
冬日暖阳照在这位历经苦难的鲐背老人身上。在当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中,她颤颤巍巍地从座椅上站起,带着自己的女儿、外孙女、外曾孙走到遇难者名单墙前,为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的死难者献上鲜花并深深鞠躬。仪式上,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馆长周峰为遇难者名单描新。
12月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活动中的夏淑琴抹去泪水。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观察到,当天的家祭活动,只有夏淑琴、艾义英、刘民生3位幸存者出席。随着时光流逝,能如常参加家祭活动的老人越来越少。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人。
2023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86年前的冬天,侵华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大肆屠戮,生灵涂炭。夏淑琴一家九口人中的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当时只有8岁的夏淑琴和她4岁的妹妹夏淑芸侥幸活下来。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鲜血直流,至今身上留有伤疤。
夏淑琴数十载坚持为历史真相奔走。1994年,65岁的夏淑琴前往日本,成为战后第一位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2006年,因日本右翼作家污蔑其是“假人证”,当时已77岁的老人愤慨赴日应诉,并当庭反诉对方侵犯名誉权,官司最终大获全胜。
12月3日,夏淑琴携家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献花。泱波 摄
许多幸存者像她一样,有的赴日参加证言集会、为历史作证;有的在中国各地进行演讲,告诉后人勿忘国耻、面向未来;有的坚持搜集整理史料、撰写特殊的“传家宝”;有的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用自揭伤疤的方式,告诉年轻人和平是多么重要、多么来之不易。每次讲述亲身经历,他们中的很多人夜晚会失眠、痛哭、情绪抑郁,即便如此,大家也选择继续下去。
“南京大屠杀惨案为何是全世界的伤痛?”“南京大屠杀与当下的人究竟有什么关系?”他们一直以亲历者、活人证的视角在回答这些问题;他们毕其一生,将传递历史真相视为使命和责任。
12月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泱波 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开展以来,幸存者后人正代际传承这段悲怆的家国记忆、世界记忆。通过海量书籍、口述、数字影像资料,他们家族的故事,正在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爱好和平的人士看到、听到、了解和传递。
“和平、和平、和平,一定要和平!”每次到纪念馆,夏淑琴老人面对媒体都会这样强调,这次也不例外。她说:“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完)